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821篇
综合类   3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y-氨基丁酸(GABA)对肉鸡胸肌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y-氨基丁酸(GABA)和维生素E(VE)联合应用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试验将300只鸡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50羽。其中试验I组为对照组,试验Ⅱ、Ⅲ、Ⅳ组日粮中分别添加25mg/kg、50mg/kg、75mg/kg的GABA,试验V、Ⅵ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0rag/kgGABA+50mg/kgVE和50mg/kgGABA+100mg/kgVE。在21日龄和42日龄分剐采样,显微镜下测算肌纤维直径。结论:在日粮中添加GABA对肉仔鸡体重和胸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以中剂量(50mg/kg)的GABA应用效果最佳。日粮中添加25mg/kg的GABA可以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胸肌肌纤维直径,促进早期肌肉生长,而一定剂量GABA(50rag/kg)与VE(50-100mg/kg)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42日龄胸肌肌纤维直径,进而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32.
王娜 《体育科学》2011,31(3):74-80
目的:研究成年女性在卧位臀部肌肉伸展时,是否存在一致的、可以区别的肌肉激活顺序。同时,探讨语言提示对髋部肌肉激活和运动的影响;方法:让受试者按照无语言提示、语言提示特定肌肉的条件进行测试。当受试者处于卧位髋部伸展时,测量髋部和膝部的角度,测试臀大肌、腘肌中部、腘肌外侧的肌电数据;结果:在无语言提示条件下,受试者的髋肌激活按照腘肌中部、腘肌外侧、臀大肌的顺序进行。与之相比,3块肌肉在语言提示条件下,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肌肉激活和运动状态;结论:健康成年女性在卧位髋部伸展时,肌肉激活存在一致的顺序,而语言提示可以改变激活时间、幅度及运动状态。该研究可以为腰部、髋部肌肉疼痛女性患者的康复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观察1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样子(IGF-Ⅰ)和跑台运动对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影响,以深入探讨IGF-Ⅰ对运动骨骼肌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机理。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训练后分为4组:安静组(S)、IGF-Ⅰ组(SI)、运动组(E)、运动+IGF-Ⅰ组(EI),每组6只。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为10%,跑速20m/min,60 min),每天1次,共7 d。外源性IGF-Ⅰ为小腿后侧肌肉隆起处的皮下注射。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腓肠肌MHC、PI3K蛋白、Akt(Ser473)和mTOR(Ser2448)磷酸化表达。结果 1周后,外源性IGF-Ⅰ显著促进骨骼肌湿重和MHC的表达,骨骼肌PI3K蛋白和Akt(Ser473)、mTOR(Ser2448)的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加。运动显著促进Akt(Ser473)和mTOR(Ser 2448)磷酸化的表达。结论 (1)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且明显强于运动的促合成效应;(2)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运动骨骼肌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活性,运动与IGF-Ⅰ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骨骼肌肥大。  相似文献   
34.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像同步测试方法,揭示我国部分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摆动技术的肌肉用力特征。结果表明:短跑途中跑摆动技术的肌电特征表现为明显的时序性,肌肉间的收缩具有高度协调性。折叠前摆阶段,摆动腿屈髋肌的主要电位活动是在摆动初期:运动员足蹬离地面至(另一腿)垂直支撑时刻前;垂直支撑时刻后,摆动腿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的活动明显,活动时间较长;下压着地阶段,其工作性质由被动拉长转为向心收缩使髋关节伸,同时还作用于膝关节使膝关节屈,神经肌肉活动的机制十分复杂。在专项力量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结合摆动腿髋关节屈伸肌群的发力特点,优选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5.
周越  苏晴 《体育科学》2011,31(7):67-7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在废用性肌萎缩过程中对骨骼肌毛细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配对原则分成4组,即安静对照组(C)、安静+缓释血管紧张素Ⅱ组(CA)、悬吊组(T)、悬吊+缓释血管紧张素Ⅱ组(TA),每组8只。ATPase染色法分析骨骼肌毛细血管的变化情况,用单位面积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肌细胞数量,即(C/F)观察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免疫印迹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KDR)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VEGF及KDR在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骼肌毛细血管染色结果显示,CA组与其他三组相比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C/F)显著增多(P<0.05),而T组与C组相比C/F显著下降(P<0.05),TA与T组相比C/F略有升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A组与C组相比VEGF表达量下降,但KDR表达量上升;TA组与T组相比VEGF、KDR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正常情况下血管紧张素Ⅱ促进骨骼肌毛细血管的增长,在骨骼肌萎缩过程中,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下降,而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有一定的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围绕运动训练能否导致骨骼肌纤维类型转这一有争议话题,阐述目前对此问题的两种不同观点及其实验证据,以及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产生的影响,以使读者对当前纤维类型与遗传和运动训练关系研究状况有所了解,并具同时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7.
影响和限制耐力性运动项目的成绩的生理因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取决于训练的强度和运动成绩.大强度持续性运动可导致呼吸肌疲劳.运动性呼吸疲劳可能在决定运动耐量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直接影响运动肌力量的生成(外周疲劳),另一方面,通过肢体用力自感不安反馈引起工作肌运动单位输出功率下降(中枢疲劳).对呼吸肌进行训练,可能有助于提高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8.
对我国中学生力量训练的肌肉生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额外的短跑力量训练任务对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特殊阶段的中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构造及运动能力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和肌群的选择,时间序列的安排要适合中学阶段的跨度和训练周期中的阶段要求;针对性地发展相应肌肉类型的ATP-CP和乳酸能供能系统的工作能力;注重恢复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重复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离心运动组和连续1周重复运动训练组。1次离心运动组进行1次下坡跑运动,重复运动组按照同样的强度进行连续7天的下坡跑训练。分别在1次离心运动即刻、24h、48 h、72 h、120 h、168 h和第7天末次训练后即刻24 h、48 h、72 h、120 h、168 h取股四头肌。结果: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和24 h、48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呈现渐进性加重,运动后第168 h基本上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7次离心训练后即刻和24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也具有相似的趋势,但训练后168 h后仍未完全恢复;且在各个时段,7天离心训练组股四头肌的损伤性变化均比一次离心运动组更加严重。结论:重复运动所致的骨骼肌损伤具有一定的延迟现象,在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骨骼肌损伤从整体看并不严重,但在运动后24h出现明显的损伤性变化;48 h达到高点,而运动后7天骨骼肌损伤基本上可以恢复。连续的重复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纤维的损伤产生一定的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40.
探讨补充磷脂对小鼠运动耐力和肝脏、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糖原水平的影响。结论:补充磷脂有利于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自由基的清除以及糖原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